石棱
陈英泽
陈英泽,1990年8月出生在福建漳州,201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首饰设计与金属工艺专业,「南作器NANZUOKI」品牌主理人,现居景德镇从事设计与艺术创作。
「南作器NANZUOKI」金属艺术工作室于2013年11月1日在南京由陈英泽与曹浩联合创立,2015年迁景德镇至今。“南”,是对汉字的审美与缘分;“作”,手作人的本能与创造力;“器”,结果的呈现。从传统中汲取艺术文化素养,观察周遭的人、事、物、景,与个人审美结合,思而后行。经几把锤子做些关于肌理的创新与技法的实验,从而总结出“锤皴打錾法”、“大小锤错落法”、“锻透点接法”等工艺。反复的敲击回响,韶华交换着工艺的进阶,思想与手艺合流逐渐形成当下的风格。南作器,找寻手作的创作语言,无论东西,无论古今,旨在对金属做正功。
材料:纯银
尺寸:L 10cm * W 10cm
一、肌理·锤皴打錾法
皴(cūn),中国画技法之一,突出表现物体的脉络纹理与明暗向背。錾(zàn)刻,中国传统手工艺技法之一,具象装饰金属器物的复杂图案。锤皴打錾,仅用锤子与錾胶,以国画皴法的表现形式,直接锤打器物表面形成立体且有层次的肌理,感受意境的深远。
二、肌理·大小锤错落法
根据装饰的结构走向、块面节奏,选择不同型号大小的锤子,交错叠加反复捶打形成有空间感的肌理。
三、肌理·点打法
启发于新印象主义点彩画技法与马赛克图像处理,通过单一锤纹的叠加铺陈肌理深浅的节奏,将密密麻麻的圆块创造成新的纹样形式。
四、肌理·剃刻法
不同于錾刻法,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将纹样敲成浮雕状,而是用雕刻的手法,将设计图案中多余的部分直接剃除。
五、技法·线锯弯折
类比传统剪纸的形式,将平面图案绘制在器物上,手工线锯再弯折成立体镂空的装饰手法。
六、肌理·锻透点接法
以线条的结构创造空间感,金属片一折为二,由两端向中间捶打直至锻造部位破出沙漏状的透孔,再从内部焊接孔点,形成外空内合的效果。
七、肌理·线打法
起源于绘画基础中的素描排线方式,用锤子铺陈线性装饰肌理的同时,通过力的轻重深浅塑造物的体积感。
八、肌理·打平法
用平锤细细敲打,可以自由修整壶形,将表面肌理打磨的细腻光滑。
九、肌理·拼贴法
肌理拼贴法,用平面装饰的手法,把不同工具创造出的肌理纹样进行拼贴,由此完成画面的整体装饰性。
十、技法·裁切拼接
将肌理拼贴的技法沿用到器物造型,用制衣的逻辑裁切拼接金属,而后焊接成形。